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3+3 焦點動態
3+3 焦點動態
鴻海自2019年11月正式對外宣示佈局三大未來產業以及三大核心技術,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其中三大未來產業,分別為「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領域。這三大未來產業具有現有市場規模龐大,總計規模1.4兆美元以上;此外年複合成長率(CAGR)夠高,平均大於20%以上;未來成長契機,也與鴻海本身產業經驗以及優勢具有高度結合。三大核心技術則是「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這三大關鍵技術領域,將做為公司發展三大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鴻海公司每年透過舉辦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向外界展現公司在「3+3」領域的部分成果。
活動訊息
鴻海利用AI加速開發碳化矽功率元件 成果獲IEEE OJPEL刊登
2024/12/30
鴻海利用AI加速開發碳化矽功率元件 成果獲IEEE OJPEL刊登
研究院突破碳化矽技術瓶頸 加速第三代半導體技術進展【台灣台北–2024年12月30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的鴻海研究院再傳捷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攜手人工智慧研究所,結合鴻揚半導體優異的製造能力,成功將AI學習模型與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技術結合,大幅加速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研發進程,並取得顯著成果。此次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IEEE Open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OJPEL)》,該期刊影響因子達5.8以上,體現出其在電力電子領域的高學術價值。在此次研究中,鴻海研究院採用強化學習中的策略優化方法,透過策略梯度技術中的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 演算法和結合策略與價值函數的Actor-Critic (A2C) 架構,探索並優化碳化矽材料的製程參數與元件設計,以提升性能表現。不同於以往傳統由多個參數值來預測結果的手法,而是應用AI進行反向預測。在給訂目標值之後,直接找出對應的設計參數出來,如此一來應用在實務中,可以減少設計人員來回試誤的次數,提升效率。此技術不僅能模擬和調整複雜的製程參數,還能顯著縮短元件開發時間並降低研發成本,為碳化矽技術在功率半導體領域注入新的動力。例如,針對高壓高功率的碳化矽元件保護環研究,研究團隊針對保護環的關鍵參數,進行製程模擬與元件特性模擬(如圖一),並將結果輸入AI模型,成功建立了保護環的AI模型。此模型能根據所需的元件特性進行參數回饋,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與預測進一步提升碳化矽元件的性能與製程效率,最後透過實際製程進行驗證(如圖二)。此研究成果除了可以進行「設計優化」外,未來更可延伸至「製程改良」和「故障診斷」,擴大應用範圍。(圖一 保護環的製程模擬)(圖二 優化後保護環的結構剖面圖)碳化矽功率半導體因其超寬能隙、耐高溫與高壓特性,已成為新能源電動車、智慧電網以及航太電子系統等高功率應用中的關鍵材料。透過強化學習技術優化,鴻海研究院得以精準預測碳化矽元件在不同電壓與溫度下的表現,進一步提升其穩定性與可靠性。這一技術突破不僅推動了碳化矽功率半導體的發展,還將加速其在高端市場中的應用。展望未來,鴻海研究院將持續致力於前瞻技術的開發,將AI技術與半導體研發深度結合,創造更多高功率元件的應用可能,並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2/30
強強聯手!鴻海宣布攜手Porotech進軍AR眼鏡市場! 繼MicroLED技術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AR與微型顯示技術發展!
2024/12/24
強強聯手!鴻海宣布攜手Porotech進軍AR眼鏡市場! 繼MicroLED技術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球AR與微型顯示技術發展!
【2024.12.24 台北訊】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宣布,將攜手Porotech進軍AR眼鏡市場,憑藉Porotech領先的氮化鎵(GaN)技術,結合鴻海MicroLED晶圓製程,到封裝、光學模組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務,滿足微型顯示晶片以及AR眼鏡生產需求,提供高效能、高亮度、小型化、輕型化AR顯示解決方案,共同推動全球AR與微型顯示技術的發展!按雙方合作內容,鴻海將加速在AR與MicroLED的戰略布局,並計畫在台中建立MicroLED晶圓製程產線,預計2025年第四季投入量產,以應未來全球主流客戶產品的相關需求。鴻海看好未來AR市場,新廠的啟用可望為台灣在AR眼鏡與MicroLED技術的重鎮,也進一步提升鴻海在相關產業中的優勢。針對這項合作案,鴻海科技集團S事業群總經理陳偉銘博士表示:「繼去年鴻海在uLED創下業界亮度新紀錄後,我們今年攜手Porotech,進一步將研發成果向量產化邁進,共同引領MicroLED技術的新時代,希望儘速為全球市場帶來輕薄短小高效能的解決方案。」Porotech執行長兼創始人朱彤彤博士(Tongtong Zhu)表示:「我們與鴻海在MicroLED微型顯示器與擴增實境領域的合作已初見成效,此次注資將進一步推動MicroLED的量產進程。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向全球展示這項合作的卓越成果。」 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一百萬人。2022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62兆元(約2,195億美元),並蟬聯《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0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更多資訊,請參閱 www.honhai.com。關於 POROTECHPoro Technologies Ltd(Porotech)總部位於英國劍橋,並在台灣新竹設立研發中心,是全球半導體創新領域的先驅,致力於推動增強現實(AR)和人工智慧(AI)的顛覆性技術進步。依託其自主研發的 PoroGaN® 技術平台及突破性的氮化鎵(GaN)技術,Porotech 提供革命性的 MicroLED 解決方案,包括全光譜顏色發射和通過 Dynamic Pixel Tuning®(DPT®)技術實現的無與倫比的顯示靈活性。在 AI 領域,Porotech 的先進光子技術重新定義了光通訊、共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AI 基礎架構、模式識別,以及光學計算和處理等領域的可能性,實現超高效率、高速數據傳輸和次世代計算架構。Porotech 擁有超過 150 項核心全球專利,並以其在材料創新、半導體兼容製程、先進製造和光學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奠定了其在 AR 和 AI 市場的領導地位。與國際領先合作夥伴的策略性合作,加速了尖端技術的商業化和量產進程。同時,Porotech 正在台灣擴大其生產版圖,於新竹、台中及台南設立生產基地,預計於 2025 年初正式投產,為全球市場提供具有規模效益且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更多資訊,請參閱: www.porotech.com。
2024/12/24
鴻海攜手雲林縣推動「AI智慧城市2.0」 開展四大領域合作
2024/12/20
鴻海攜手雲林縣推動「AI智慧城市2.0」 開展四大領域合作
導入GenAI建置交通管理系統、數位健康 攜手當地學校與研究機構深耕AI人才【2024.12.20 雲林訊】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宣布,將攜手雲林縣政府推動「AI智慧城市2.0」一系列合作,內容涵蓋交通、觀光、醫療、人才培育四大領域,深耕在地,促進經濟發展,共同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科技賦能、永續發展的智慧雲林,為這座「台灣農業首都」帶來全新不同的風貌。針對雙方的合作,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表示,很高興能夠跟雲林縣政府攜手推動「AI智慧城市2.0」!恭喜雲林成為ICF全球七大智慧城市之一!相信未來在GenAI浪潮下,智慧城市的應用一定會越來越多,相信憑藉鴻海50多年來的系統整合能力,期待能夠為雲林的民眾、政府、企業提供相關的幫助。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AI智慧城市2.0」願景將聚焦於縮短城鄉差距,促進產業升級與公共服務優化,創造更宜居的幸福家園。未來,縣府將深化與鴻海以及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鄉發展,長輩能享有便利的健康照護。鴻海將協助雲林縣政府導入GenAI,建置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提升整體交通安全與效率,進一步帶動在地觀光產業,促進地方經濟;同時,在醫療與長照方面,集團數位健康事業群所提供的大數據分析及智慧科技的應用,將協助雲林建構遠距照護平台醫療與照護,減輕醫療與照護人力不足問題,讓年長者得到更多的照護。人才培育方面,鴻海也將積極跟雲林相關院校以及研究機構合作,共同培育科技與AI人才,深耕在地,協助雲林搭上這波全球AI產業浪潮。集團也在20日下午舉辦工作坊,跟縣府同仁分別就智慧經濟、安全健康、低碳永續共榮發展進行研討,作為後續相關政策研議與建置規劃。圖說:左起為台灣微軟公共事務事業群協理楊毓峰、中華電信雲林營業處總經理鄭希聖、工研院智慧城鄉辦公室經理施惠憲、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特助林鴻傑、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中華軟協AI大數據智慧應用促進會長張榮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主任秘書陳敏生、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院組長陳駿、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圖說:鴻海智慧城市團隊資深技術經理廖晨志,向雲林縣長張麗善以及縣府局處主管同仁科普GenAI核心技術。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逐漸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排名全球第一,市占率超過四成,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雲端網路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全球員工總人數季節性高峰約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 6.16 兆元。鴻海事業版圖遍及全球,橫跨三大洲,以臺灣為中心,延伸發展到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美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區域,在逾20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2019年,鴻海榮獲《富比士雜誌》(Forbes)全球百大數字公司第25名。此外,鴻海也是台灣唯一連續七年(2018~2024)獲得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的民營企業。近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
2024/12/20
回顧科技日
HHTD24
HHTD24
HHTD23
HHTD23